5月19日下午,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通過視頻連線,同俄羅斯總統(tǒng)普京共同見證兩國核能合作項目——田灣核電站和徐大堡核電站開工儀式。(圖/新華社)
“開工!”“啟動!”5月19日,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通過視頻連線方式,同俄羅斯總統(tǒng)普京共同見證兩國核能合作項目——田灣核電站和徐大堡核電站開工儀式。在《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》簽署20周年之際,兩國元首共同見證中俄核能合作項目開工儀式,顯然別具深意。
核能合作是中俄傳統(tǒng)優(yōu)先合作領域。1992年,中俄兩國政府簽署了在中國建設核電站等項目的一攬子合作文件,開啟兩國間首次核能合作。1999年開工建設、2007年投運的田灣核電站一期工程(1、2號機組)開辟了中俄核能合作的新紀元。
2018年6月,在中俄兩國元首共同見證下,雙方簽署核領域一攬子合作協(xié)議,商定合作建設田灣核電站7、8號機組和徐大堡核電站3、4號機組。這是中俄迄今最大的核能合作項目,代表著兩國務實合作的高水平。如今四臺機組順利開工,展示了中俄在高端裝備制造和科技創(chuàng)新領域的重大合作成果。英國薩里大學商學院教授熊榆表示,中俄都是核大國,本身都具備技術優(yōu)勢,兩國通力合作,可以發(fā)揮更大優(yōu)勢,解決更多困難,讓核能使用更加安全、便利。
核能合作正在引領中俄能源合作深入發(fā)展。與傳統(tǒng)的火電、風電等不同,核電具有零污染氣體排放、高效的能源轉換率等優(yōu)點,且不易受季節(jié)和氣候影響,能持續(xù)穩(wěn)定發(fā)電,正在成為備受期待的新能源。田灣核電站7、8號機組和徐大堡核電站3、4號機組建成投產后,年發(fā)電量將達到376億千瓦時,相當于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68萬噸。隨著中國提出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,這也意味著核能將在中俄兩國能源合作中發(fā)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
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許勤華認為,中俄兩國的能源合作正朝著全域、縱深方向發(fā)展,核能合作正成為兩國能源合作的重要抓手。在當前特殊背景下,在能源結構方面具有互補性的中俄兩國深入合作,有利于在能源供應與使用方面形成安全的合作閉環(huán)。對于中國來說,有利于中國的能源來源多元化戰(zhàn)略,加強中國的能源安全;對俄羅斯來說,也將有助于減少能源安全的外部掣肘因素,增強俄羅斯經濟。總之,中俄核能合作符合雙方利益,也有利于促進“一帶一路”倡議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。
能源領域是中俄務實合作分量最重、成果最多、范圍最廣的領域,而在世紀疫情疊加百年變局的特殊背景之下,中俄能源合作不僅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生命力,而且還涌現出新的合作成果,由此使得疫后中俄能源合作更加可期,中俄新時代全面戰(zhàn)略協(xié)作伙伴關系的高水平發(fā)展更為可期。
相關稿件